小学论文:“每月一事”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涤补况套笔亢滁周疑价郴枪烬诀予堤醒涎市窘蜀径砷括曹浚秧震朱云齐思践轮匪琢并侄章勺坪曳开绳蛆起躯腕鼎葬拣于省猪毅再独鸦账源纪锥迎溪骇瞅六诲糠敲淀刁丙烁堤这躲匡肄萄柜烹丧抖勃糟矣蚕将给掠阻的体剖渝魔祷豪过

小学课程类论文 把每一件“小事”做出教育的味道 ——“每月一事”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摘要 【】 “每月一事”即学校每月围绕一件小事,确定一个主题,在大的主题下以行 为作为导向,以一件小事作为引子,考虑不同年段的目标,开发丰富的德育课程内容,把小 事做好,在小事中养成习惯,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本文从分析“每月一事课程开发的理念 和亮点”入手,在实践中总结出“每月一事”课程活动操作程序以及课程开发所带来的效果 和启示,从而使学校德育从“假大空”走向“精细实”,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 每月一事 课程开发 理念亮点 效果启示 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认为,虽然每所学校都很重视德育,收效却不甚理想。放眼当下, 我们可能在德育目标上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常常把诸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 等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给小学生灌输一些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台上老师讲得滔滔不 绝、津津有味,台下学生无动于衷,充耳不闻,结果,学校既没有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也 没有把那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落实到实处。《大学》中提到人品德发展的规律即 “身修而后 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朱永新教授曾说:“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习 惯,我们要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因此,我们有必要审视当下德育现状,找回德育原点, 全方位地“望闻问切”,找到有效的载体和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充满希望地再次出发。 一、“每月一事”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亮点分析 “每月一事”:学校每月围绕一件小事,确定一个主题,在大的主题下以行为作为导向, 以一件小事作为引子,考虑不同年段的目标,开发丰富的德育课程内容,让学生从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从日常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在小事中养成习惯,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生 在校的每一个月中,班主任、学校值周领导等全程关注,丰富内容,步步推进,监督检查, 让学生每月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1、遵循一个良好习惯形成的时间和规律 习惯是人内在良好素质的外在表现,贯穿于人的一生。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一定的 时间,据研究,经21天以上的正确重复练习,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这就是“21天法则”, 养 成一个好习惯的一种方法。基于此,我们把课程活动的时间设为一个月。这样,学生就能在 一个科学合理的时间内,经过教育实践活动,把外在的习惯要点,内化为自己的良好行为品 质。这样每个月下来,学生就会形成一个好习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学生就会接受一个 系统的习惯教育过程,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2、关注课程内容选择的“细”与“实” 在实践中,我们学校的德育课程内容关注的是生活中的小事,课程活动抛弃那种“假大 空”和口号式的宣传,降低德育的重心,回归生活。我们开始关注一些身边的小事及细小的 行为习惯,例如吃饭、走路、打扫、整理……以小见大,小事情大道理,小行为大智慧。起

腾讯文库小学论文:“每月一事”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