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归纳的三种形式及其回应
悲观归纳的三种形式及其回应汪虹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 要:悲观归纳对科学实在论及其论证(无奇迹论证)提出了反驳,具有反实在论意涵。事实上,悲观归纳有着三种不同的形式:第一、 普特
悲观归纳的三种形式及其回应 汪虹宇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悲观归纳对科学实在论及其论证(无奇迹论证)提出了反驳,具有反实在论意涵。事实上,悲观归纳有着三种不同的形 式:第一、 普特南的指称悲观元归纳,重视科学概念的指称问题;第二、劳丹的悲观归纳与归谬法,强调科学的经验性成功与真理性 之间的关系问题;第 三、斯坦福的新归纳,重视理论者的认知局限和未被设想到的替代理论问题。本文对以上三种悲观归纳进行论证 重构,对可能存在的理论争议 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并且表明前两种形式的悲观归纳都面临着种种理论困难;而新归纳借助人的有限性 这一形而上学主张,是悲观归纳中最新 颖与最强有力的版本。不过,新归纳本身也面临着形而上学的两难处境,并不能对科学实在论 构成实质性威胁。 关键词:实在论/反实在论;悲观归纳;指称;归谬法;新归纳 作者简介:汪虹宇男,汉族,江西鄱阳人武汉大学哲学 (1995-) 学院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史。 导论 悲观归纳简称与无奇 (Pessimistic Induction,PI) 迹论证 简称在当今科 (No Miracles Argument,NMA ) 学实在论与 反实在论的论争中占据着关键位置。普希洛斯 评论称, (Psillos) “在过去年里,科学实在论的争论为两种截然相反方 20 向的论证 所支配:无奇迹论证和悲观归纳。” 是科 NMA 学实在论的重要论 证,主张“对实在论的正面论证就是,实在论是唯一不使科 学的成 功归为奇迹的哲学。”对于科学理论的成功,能给 出的最好解释, 就是它们是(近似)真的。却质疑这个论 PI 证,主张科学的经验性 成功和真理性并没有必然联系;相 反,历史上很多科学理论后来 被证明是错误的,现在的科 学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因此,悲 观归纳是科学实在论的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