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调查野外填图工作细则[详细]
水文地质调查野外填图工作细则1.1 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其调查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地质调查、地貌调查、地表水调查、地下水点调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物理地质现象等的研究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初步查明地下
水文地质调查野外填图工作细则 1.1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其调查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地质调查、地貌调查、地表水调查、地下水 点调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物理地质现象等的研究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初步查明地下水理藏、 分布和形成条件的一般规律,并阐明区内水文地质条件. 要求: 调查记录格式要求统一,点位准确,图文一致.各类观察点观察要仔细,描述要准确,记 录内容尽可能详细,要有详细的照片或素描图.各类地质调查点除对岩性描述外,对地层的基 本层序、产状要素、接触关系及构造特征要详细描述.各类地下水调查点要描述出露位置、 地形、地层、含水层、构造条件等,并确定泉或井的成因和类型,测定流量、涌水量、水位、 了解水质并取样,同时访问泉(井)的动态特征,记录井的口径、结构及抽水设施. 各种观测成果必须当日检查整理完毕,发现有疑问、错误、异常或遗漏时,必须到场据 实更正或补测,严禁在室内凭记忆修改. 工作手图、清绘图、实际材料图应齐全,标绘内容及图式符合制图原则,标记准确,记录 和图件相互一致. 1.1.1地质观测点的观察与描述 地质观察点的布置,以能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则.下述情况一般都应定点: 地层、标志层、化石层的界线;不同岩性、岩相或内部相带的分界线;断层、褶皱枢纽、 构造转折部位;重要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地层产状、裂隙、臂理、脉岩及样品采集地点;岩溶现 象和滑坡、塌方等自然现象发育处以及阶地、夷平面或其它地貌界线. 1.1.1.1对基岩地层岩性的观察与描述 对各类岩层的观察与描述,一般包括:岩石名称、颜色、(新鲜、风化、干燥、湿润时的 颜色)、成分、(机械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与构造、产状、岩相变化、成因类 型、特征标志、厚度(单层厚度、分层厚度和总厚度)、地层年代和接触关系等. 1.1.1.1.1对沉积岩,必须注意调查层理特征、层面构造、沉积韵律和化石.对碎悄岩 类,应着重描述颗粒大小、形状、成分、分选情况、胶结类型和胶结物的成分、层理(平行层 理、斜层理、波状层理和交错层理)、层面构造(波痕、泥裂、雨痕等)和结核等.对泥质岩类, 应着重描述物质成分、结构、层面构造、泥化现象等.对炭酸岩类,应着重研究化学成分,结 晶情况、特殊的结构和构造(如鲕状结构、竹叶状结构、斑点状构造及缝合线等)、层面特征 及可溶性现象等. 1.1.1.1.2对火成岩,必须注意调查其成因类型、产状、规模及围岩的接触关系.以侵 入体,应注意研究其与围岩间的穿插和接触关系,接触带特征(包括自变质现象、围岩的接触

![水文地质调查野外填图工作细则[详细]](https://wkimg.docs.qq.com/img/oX0o12LHVE2fSOg7RD4RQ.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