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肖家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郴州市肖家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别再吃了,有毒”“注意安全,地铁站被淹”“多一人转发,多一份希望”“扩散

周千里认为,主管部门要把好关,完善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对网络谣言做到及时发现,第一时间通报 湖南省郴州市肖家中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 责任单位开展核查工作。同时,强化打击力度,依法对故意造谣或传谣者给予处罚,增加造谣者的违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法成本,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张晋升认为,貌似关心的谣言广受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比如公众在健康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方面存在较大知识缺口。卫生健康部门、科学机构可以鼓励推广正规的科普账号,提供量多质优的 材料一: 科普类新媒体产品。网警巡查执法账号、媒体、互联网企业可以共同建立反谣平台,形成辟谣合力。 “别再吃了,有毒”“注意安全,地铁站被淹”“多一人转发,多一份希望”“扩散!扩散!捡 从公众角度看,谣言容易流行,说明一些群众缺乏起码的常识和判断力,有从众、随大流、盲目 到一张准考证,别耽误孩子高考”……近年来,这类看似是为人着想的“善意提醒”,在微博、微信 猎奇的心理,有意无意间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徐敬宏提醒,在收到社交媒体模糊、可疑信息时,不轻 群、朋友圈里频繁出现。不少读者来信反映有许多貌似关心体贴的“提醒”,实则是一种推销手段, 易转发,而要与权威媒体进行核实比对。 其中也不乏谣言。这些谣言,除了涉及食品安全、健康养生,还主要涉及人身安全、政策法规等方 (摘编自央视新闻移动网2018年7月25日) 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高度“贴近性”。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些谣言看似“无伤大雅”,但也会产生严重后果。比如,很多谣言与食品安全有关,出现过 A. 经过制造者精心包装、以各种提醒、体贴形式散布的谣言,往往能打动好心的传播者,以致形成 “塑料紫菜”“棉花肉松”“假鸡蛋”等。谣言反复出现,会给被中伤的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给 裂变式传播。 消费者带来困扰。据报道,今年年初,“塑料紫菜”谣言就导致多地超市下架紫菜产品,不少经销商 B. 有人故意编造、传播一些无厘头信息,把转帖、跟帖多看成是一种“成就”,甚至想以此来提高 退货。当然,比眼前显性危害更严重的后果在于,此类谣言看似温情体贴,实则误导公众。每一次的 自身知名度。 欺骗,都将损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消解公众的善意和爱心。 C. 在微信群、朋友圈里频繁出现貌似关心体贴的“善意提醒”,实则是误导公众、损害信任、消解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7月24日) 爱心的谣言。 材料二: D. 公众要提高谣言鉴别力,收到社交媒体模糊、可疑信息时,不要轻信、轻转,而要与权威媒体进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徐敬宏分析,“朋友圈”里分享信息的基本都是亲朋好友或同 行核实比对。 事。在这里转发谣言一般会被认为是出于关心,收到信息的人们往往会收起心中的防线。在这样虚拟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的“熟人社会”,谣言就会从这个“朋友圈”跳到另一个“朋友圈”,形成裂变式传播。各种以提 A. 有的个人或机构利欲熏心,希望用流量来赚取广告费,或炮制谣言以打击竞争对手,以便牟取不 醒、体贴形式传播的谣言还抓住长辈“宁可信其有”的心理,使其自愿转发。传播者出于好心随手转 当的市场利益。 发,往往源于制造者的精心包装。记者发现:有的谣言以“善意提醒”为名,利用公众善心,让人放 B. 群众缺乏起码的常识和判断力,有从众、盲目猎奇和“宁可信其有”的心理,有意无意地成为谣 松警惕;不少打着“科学实验揭秘”“有图有真相”“权威人士透露”等幌子;还有的标题十分惊 言的传播者。 悚,比如“有毒”“致癌”“致死”等,吸引更多人注意。 C. 看似无伤大雅的网络谣言,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获取亲朋信任得以广泛传播,并产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晋升表示,有人纯粹为了追求好玩刺激,故意编造传播一些无 生严重后果。 厘头信息。把转帖、跟帖多,看成是一种“荣誉”,甚至想以此成为“网红”,提高自身知名度。有 D. 相关部门和网络平台若能加大对谣言的治理力度,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就可对网络违法行为起 的是利益驱动,个人或机构为了博取眼球,用流量赚广告费。江苏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民警周 到震慑作用。 千里认为,有的属于炮制谣言以打击竞争对手。商家借扩散谣言向竞争对手泼脏水,以此破坏对手在 6. 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新闻移动网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依据文 受众群体中的口碑,意图牟取不当市场利益。 本概括。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7月24日) 参考答案: 材料三: 4. C5. B 近年来,相关部门和网络平台逐渐加大了对谣言的治理力度,一定程度上震慑了网络违法行为。

腾讯文库湖南省郴州市肖家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