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肢体语言的三个要点
教师肢体语言的三个要点肢体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肢体语言运用得当,能让有声语言增色生辉,但运用不当,也会削弱或破坏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应该讲究技巧
教师肢体语言的三个要点 肢体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肢体语言运用得当,能 让有声语言增色生辉,但运用不当,也会削弱或破坏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应该讲究技巧,注意方法。概括地说,运用体态语 应该适度、自然、协调。 第一要点:适度 教师肢体语言为语言交际活动不可或缺的,但并非任何一种肢体语言都可以 引进课堂。这需要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恰如其分地运用肢体语言。教师肢体语 言是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教师肢体语言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受制于有声语言 的,所以, 肢体语言的运用,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做到适度。 这个“度”,就是服从有声语言的表达需要,为表达内容服务。教师肢体语 言,不可不用,更不可滥用。不用,会使语言表达呆板;滥用,就会喧宾夺主, 削弱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一般来讲,教师肢体语言大多出现在表达意义或情感 过程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分,这样,就不能要求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要有 肢体语言。 第二要点:自然 教师肢体语言是老师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就要求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不 能故作姿态。无论是从审美的角度还是从表达的角度,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都要 自然得体,既要符合美的原则,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又要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一来,不要虚张声势,因为夸张的肢体语言只能使有声语言表达失真,丑化教师 自己的形象。二来,也不要做作,做作的肢体语言总是给学生以虚假的形象,会 招致学生反感。 第三要点:协调 教师肢体语言必须服从教学内容表达的需要,并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千万 不可生搬硬套,矫揉造作。一方面教师各种肢体语言之间的动作要互相配合,另 一方面教师肢体语言要与有声语言表达的内容和谐统一。教师肢体语言是为表达 内容服务的,它应该与表达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肢体语言必 须注意协调问题,否则就难以发挥肢体语言应有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应引起每位教师的高度 重视。一个教师要想有较高的肢体语言艺术,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 道德品质、渊博的学问知识和优良的文化教养。离开这些,只会是惺惺作态,整 个教学效果会适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