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礼仪礼宾通则
外交礼仪礼宾通则外交礼仪礼宾通则 概括来说,目前世界流行的接待通则主要有以下: 维护形象。在交往活动中,每一名相关人员的一言一行,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形象,若是对自我形象
外交礼仪礼宾通则 外交礼仪礼宾通则 概括来说,目前世界流行的接待通则主要有以下: 维护形象。在交往活动中,每一名相关人员的一言一行,往往代表着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形象,若是对自我形象毫不修饰,不但 难言对交往对象的尊重,而且亦属失礼行为。所以我们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接 待人员在公务活动中,都应时时刻刻注重个人言谈举止、服饰仪容,不可蓬头 垢面、不修边幅。 不卑不亢。这是事关国格、人格的大是大非问题,不卑不亢同等重要,不可偏 废。既不畏惧自卑、低三下四,又不自大狂傲、放肆嚣张,而要堂堂正正、坦 诚乐观、豁达开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一视同仁。 求同存异。求同就是遵守国际惯例,取得共识、便于沟通、避免周折;存异就 是注意“个性”;了解具体交往对象的礼仪习俗禁忌,并予以尊重。 入乡随俗。当自己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讲究“主随客便”;当自己充当客人 时,则又讲究“客随主便”。接待人员必须充分地了解交往对象的风俗习惯, 无条件地加以尊重,不可少见多怪、妄加非议。 信守约定。在一切公务接待活动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 诺,说话务必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准时。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 素而失约,必须尽早向有关各方通报,如实解释,郑重致歉,主动承担损失。 热情有度。待人接物热情友好要注意分寸,过犹不及。比如与人交往的距离就 分4种:一是私人距离,又叫“亲密距离”,小于0.5米,仅适用于家人、恋 人和至交;二是社交距离,又称“常规距离”,介于0.5米至1.5米之间,适 用于一般交际应酬;三是礼仪距离,又称“敬人距离”,介于1.5米至3米之 间,适用于会议、演讲、庆典、仪式以及接见;四是公共距离,又叫“有距离 的距离”,超过3米开外,适用于在公共场所同陌生人相处。 不必过谦。在交往活动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 一味抬高自己,但也不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过度谦虚客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