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充满生活气息
小学教学论文: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充满生活气息让教育走出课堂,让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教育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重视的是学生的
小学教学论文: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充满生活气息 让教育走出课堂,让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教育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重视 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 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 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 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 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 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 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 践能力,开拓创新精神。 一、依据校园生活,拓展实践渠道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 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营 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科技、文化、信息引起足够的关 注,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 验、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特定的背景和条件,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 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如开展“商品交易会” 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把家中的玩具或喜爱的图书标上价格,想好介绍词,向同学 们进行推销。哪个孩子的家中没有玩具与图书呢?谁又不喜欢玩具与图书呢?学生一听 到这个活动课题就比较兴奋。 二、立足家庭生活,丰富实践内容 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 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也 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 学会使用视听媒体,收看有益节目,在田野里体验农活。以家庭实践活动为辅助,以学 增知,以劳辅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能 力,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使用各类媒体,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学会收集、整理信息,可以丰富 学生的知识视野,养成思考记录习惯,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 实材料,可以设置一个“每日信息”摘录本,要求学生在家里,从广播、电视、报刊、 杂志、网上等多种媒体收集信息,选择重要的一些内容,写在摘录本里。并指导学生写 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拓宽了 知识面,开阔了眼界,还可以提高了阅读和习作的能力,养成关心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2、体验生产劳动,根据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原则,结合学校特点, 可以围绕种植方面做文章,与学生家长签约,要求学生多多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如给植 物松土、除草、施肥,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有的学生采集样本利用学校实验室的显微镜观察蔬菜的病害情况,再上图书馆、上网 等收集资料,对症下药,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地预防了病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 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劳动的艰辛以及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三、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 让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这曾是许多老师的期待。眼看着这群生活在21世纪的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