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管理制度

危险源管理制度一、目的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源识别、评价及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消除事故苗头,特制定本办法。二、适用范围本制

危险源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源识别、评价及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对事故的防 范能力和对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消除事故苗头,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对公司内各类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监控管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 险源辨识》(GB 18218-2009)的规定和国家安监总局文件《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 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具体申报范围要求,公司生产区域无重大 危险源。 三、职责 1、公司领导负责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领导工作,审批风险源及控 制措施清单。 2、各部门负责组织对生产管理活动和服务(包括办公区域)中的危害因素及潜在风险进 行辨识,对涉及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编制危害因素风险评价表并交由安全管理 部门汇总。 3、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各部门的危险源进行汇总、分析并组织评估,制定切实有效的管 理措施。 四、危险源辨识 1、辨识方法 运用岗位活动分析法,进行危害因素的识别。必要时结合现场观察、人员座谈等方式进 行。 2、危害识别过程 各部门要组成“辨识小组”,根据本部门的生产活动特点,针对不同岗位,找出危害事 件,全面识别造成危害事件的危害因素,识别过程应充分考虑本部门工作性质,并填写《危 险源辨识调查表》。 具体步骤如下:确认岗位—分析每一岗位生产活动—识别每一种活动中危害因素及潜在 风险—填写危险源辨识调查表。 各部门危险源辨识调查表填写完毕经本部门领导审核后交与安全管理部门汇总,编写危

腾讯文库危险源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