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文库搜索-谏太宗十思疏ppt

腾讯文库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和译文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和译文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欲流之远者〔2〕,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高一语文下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3.画出下列句式,并解释:(1)斯亦……也  (2)虽……而况……乎(3)岂……乎   (4)何必……哉(2.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何在?答:喻证法——把积德安国这个抽象的道理用固本求长、浚源欲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谏太宗十思疏

- 谏太宗十思疏 -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徵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徵写了

分析谏太宗十思疏中给上司进言的四个原则

分析《谏太宗十思疏》中给上司进言的四个原则一直以来,魏徵因知无不言、敢于直谏,而在人们心目中留下“千古一诤臣”的美名。总觉得他应当是一位在庭上慷慨呈辞,有意见敢当面提、当面顶,不看皇帝脸色行事的刚正不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优秀范文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优秀范文   下面是为大家提供与谏太宗十思疏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完美版

19.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普宁华侨中学 秦淑珠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

《谏太宗十思疏》古诗词鉴赏

《谏太宗十思疏》古诗词鉴赏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苏教版必修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

大学语文课件2谏太宗十思疏

大 学 语 文 课 件2 谏太宗十思疏一、作家作品知识:魏征,唐初著名政治家;以敢于直谏著称于史,言论见于《贞观政要》;著作有《隋书》绪论,《梁书》《陈书》《齐书》总论,主编《群书治要》。二、文体知识

大学语文课件2谏太宗十思疏

大 学 语 文 课 件2 谏太宗十思疏一、作家作品知识:魏征,唐初著名政治家;以敢于直谏著称于史,言论见于《贞观政要》;著作有《隋书》绪论,《梁书》《陈书》《齐书》总论,主编《群书治要》。二、文体知识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整理[修改版]

第一篇:《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整理《谏太宗十思疏》 高中文言文整理 Lynn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1]者,必固[2]其根本。欲流之远[3]者,必浚[4]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

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第一课时

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任务:2、阅读文章,读准字音,整体感知文本内容。3、理解文章重要的文言文词语和语法现象。二、 学习准备:1、 教材2、 笔记本3、 古汉语工具